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盐边
惠民镇没有“新鲜事儿”
盐边县惠民镇抓住打造“天府第二粮仓”契机,重塑“惠民贡米”品牌,拓宽共同富裕“新赛道”

时间:2023-08-17 来源:攀枝花日报

微信图片_20230817070023.jpg

惠民镇万亩优质稻米示范基地。 (惠民镇供图)

  立秋后,在有“盐边米口袋”之称的盐边县惠民镇,一望无垠的稻田从兴隆村、民主村铺陈到惠民河两岸,颜色由青转黄的稻浪,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8月14日中午,为了把四散的鸭子赶进地势稍高的稻田里,惠民镇民主村中元组54岁的村民潘建和几位乡邻费了很大的劲。而这群鸭子,恰恰是“惠民贡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的重要一环,它们是“惠民贡米”的品质“检验员”。

  这在当地不是“新鲜事儿”。

  既种瓜又种粮,鸭子下田是“上岗”

  悠悠惠民河滋润着两岸沃土,加之坐拥盐边北部山区少有的平坦地貌以及水源充足的云川大堰,惠民镇自古就是盐边县著名的鱼米之乡,当地出产的“惠民贡米”已有500多年历史。盐边县志记载: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在今惠民设寨置马喇长官司世袭土司。因盛产优质稻米,每年进贡朝廷。

  如今,惠民镇是“盐边桑葚”的核心产区,“惠民西瓜”亦是闪闪发光的特色农业品牌,但历史更为悠久的“惠民贡米”,反而在时间的长河中被淡化。曾经,“惠民西瓜”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成为全镇支柱产业之一,而一季西瓜收罢,仅有种粮大村兴隆、民主等栽种一季水稻。

  打造“天府第二粮仓”,是让“惠民贡米”重塑品牌的指路明灯。

  2022年,惠民镇党委政府在全镇推行“稻瓜轮种”,既给鼓励政策,又有项目投入,当地许多农户重新拾起种粮的积极性,在西瓜采收后,又挽起裤脚回到了水田。当年,全镇七个村种植水稻1万余亩,稻谷总产量5306吨。

  “稻瓜轮种”的好处是啥?种庄稼的“老把式”、民主村党总支书记陈文明告诉记者,每年1月下旬西瓜苗栽种进地,至4月下旬西瓜采收,瓜地里始终保持充足的肥水,为5月下旬的稻田插秧提供了余肥;长达数月覆盖地块的秧田水,又可以对西瓜地里的病虫害起到生态防治作用;9月收谷后,土地有4个月的休眠期,也为来年的瓜苗移植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两者轮作,大幅减少了肥料、农药的投入,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

  “稻瓜轮种”,和鸭子有什么关系?

  “田里的鸭子,是生态‘监督员’。”潘建是最早在稻田里放鸭子的农户之一,“往田里放鸭子,证明我们的西瓜、大米都是生态有机的,没有农药残留。”除此之外,还能增加一笔收入。他家3亩稻田,饲养了40多只鸭子,生长1年以上的,每斤可以卖到30元。

  惠民镇农技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专业机构检测,惠民米属国标一级大米。为了保证“惠民贡米”的品质,擦亮“惠民贡米”的生态招牌,今年7月,惠民镇还以“小暑稻鸭上岗”为主题,在全镇范围开展了稻鸭下田仪式。

  取得“出生证”,主播“上门”谈合作

  有绿色生态的“本底”,还要有畅销市场的“渠道”。

  2022年,惠民镇民主村一处闲置的房舍里,建起了一条稻谷加工生产线,村集体经济共销售大米6.5万余斤。因其香、软、糯的特点,广受消费者好评,原本在周边村组仅售2.5元/斤的大米价格,最高卖到了3.5元/斤,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2万余元。

  今年,惠民镇申请了有机大米认证,申报了150万元的加工生产线项目。为解决即将到来的销售问题,惠民镇政府借“船”出海,与一家在盐边注册、生产工厂在东区的食品加工厂签订了合作协议,踏踏实实迈出了标准化生产的第一步。有了这张“出生证”,惠民镇又与红格京东(盐边)乡村振兴示范园对接,实现了线上入驻电商平台,线下卖进了大型商超,把“惠民贡米”端上了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最近,已经有好几拨网络主播来和我们谈合作。”惠民镇党委书记黄梅对记者说,在打通销售渠道的同时,惠民镇还加强了文化营销,围绕讲好“惠民贡米”故事,开展了“水稻插秧节”活动,拍摄了“滋味盐边稻香渔歌”宣传视频,预计9月初,还将开展稻田音乐节活动,推动“惠民贡米”种植链、加工链、文化链、旅游链的融合。

  农民用上无人机,产业发展有“底气”

  在惠民镇“立春栽瓜、立夏卖瓜、小满插秧、小暑放鸭、秋分收稻”的生态产业链日趋完善的过程中,来自省、市、县党委政府的政策红利和配套支持也为“惠民贡米”提供了发展的“底气”。

  总投资1700余万元的惠民河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后,增强了河道的防洪能力和基本农田的灌溉能力。全长62.5公里的云川堰,成为全镇生产生活“主动脉”,通过对主堰和支堰的整治和修缮,惠民河谷地区1万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保证。

  去年,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惠民镇,西瓜、水稻种植面积靠前的兴隆、民主、新林、银河、建新等村实施了“小田改大田”、高效节水、道路畅通、水网联通等工程,70%以上的条田化改造农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种,农忙时节,一些村民还自己出钱租用无人机用于农业生产,万亩优质稻米示范基地初具雏形。




责任编辑:伍家秀 审核:孙昕

网站联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