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钒钛度讯(杨国芳 记者 王南桢文/图)6月8日,平地镇辣子哨村大村组下着蒙蒙细雨,却挡不住50余名从全省各市州赶来的烟叶行业人员的好奇目光。中型起垄覆膜铺管一体机、移栽器、人工烟窝……大家围在一起,琢磨着烟地里的农机新装备。
现场观摩。
现场讲解员介绍,这些农机是由市面上原有的农机改造而成的,将原来人工“整地、起垄、覆膜、铺管”等20道工序整合缩减至“整地、移栽、揭膜”13道工序,极大提高了农作效率,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烤烟种植的农机新装备。
据了解,为加快烤烟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仁和区烟草行业于2022年3月成立10人农机研发小组。观摩会现场陈列的产品都出自该研发小组,其中2件已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
研发产品展示。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2022年,仁和区烤烟种植面积1.5万亩,累计推广50台升级改造后的农机进行试验应用,应用面积约4286亩,平均每亩减工10个小时左右,帮助烟农增收904万元。
除农机的改进,结合仁和烟区多山地、缺水的情况,仁和区烟草行业研发小组进行了农艺再造,将肥料粒状改成易溶解、易吸收的粉状;将铺管膜上改膜下,减少水分蒸发;传统施肥改水肥一体化等。
烤烟种植的农机新装备。
“今年在比较干旱的情况下,仁和区烟叶长势非常不错,可见这些技术已经老百姓充分利用,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四川省烟草专卖局烟叶处处长肖勇实地观摩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烤烟种植基地。
“从研发、推广到老百姓自发使用,是仁和最大的优势。”肖勇希望相关市州也能因地制宜,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让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更多的老百姓。
责任编辑:唐波 审核:梁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