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钒钛度讯(杨国芳 记者 王南桢文/图)6月9日是第16个国际档案日。仁和区档案馆开展了“档案馆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走进档案馆,近距离感受档案记录下的仁和发展历程。
仁和区档案馆坐落于仁和镇田坝村,建设面积3696平方米,于2020年11月投入使用。目前馆藏档案107个全宗,35.0761万卷(件),馆藏档案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已全部建立,馆藏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761万页,数字化率100%。
赵泽分夫妇准备办理独生子女证,因结婚证遗失,当天来到档案馆调取相关资料。办完手续后,赵泽分夫妇第一次走进档案馆展厅参观,“打谷子、栽秧子,交公粮……”看到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以及仁和发展变化的纪录,赵泽分感慨万千,“这是火车南站,现在变化大了!”
为提升仁和区档案人员业务能力,当天,仁和区档案馆还对20余名乡镇(街道)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区档案馆成立以来,积极完善干部职工人事档案,为解决群众子女入学、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退役军人优待证办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提供档案服务17987人次、23838卷次,每年接待查阅档案群众4000余人次、提供异地查档近200人次。
“2022年,区档案馆首批接入全国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平台。”区档案馆副馆长倪立东介绍,下一步将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契机,对机房进行改造,以后市民足不出户,用手机就可查阅档案。
责任编辑:唐波 审核:梁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