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钒钛度讯(邹立新 记者 晏洁)近日,四川省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专班办公室印发《关于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的通报》,我市在联动执法、系统施策等方面成效显著,专项治理工作考核被评为A等,并在全省予以通报表扬。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美容逐步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个社会热门话题。然而,医美行业从业者“鱼龙混杂”,暗藏不少消费风险和陷阱,今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打脸”化妆品等问题。2022年9月以来,我市聚焦群众关心关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力守护群众“美丽”安全,维护良好医疗美容市场秩序。
专项治理中,市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商务、公安等9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印发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时间节点和重点任务,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专项治理存在困难问题的解决对策举措,就部门间信息共享、信息报送、联合执法、考核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聚焦“虚假宣传”“无证行医”等医美行业突出问题,坚持线上监测与实地督查整治闭环,上下联动深化治理质效。开展摸底排查,强化风险研判,建立完善重大线索动态台账,加强线索核查闭环管理,压紧压实案件查办责任链条。专项治理行动中,对全市24家医美机构、19家“有照无证”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排查生活美容机构352家,发现整改问题8个;立案12件,罚没款91.63万元。其中,2件被省专班评为典型案例。
我市坚持治理与规范并重、执法与普法同行,开展“送法上门”124家次,为医美机构宣讲法律法规、提供政策咨询;制定《攀枝花市整形美容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医疗美容行业管理,市整形美容质量控制分中心定期组织市卫健、市场监管专家对全市医美机构进行质控督导检查;加强部门“证照衔接”,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共享;发出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倡议,规范行业行为,引导行业自律。曝光5件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共治氛围;加大医美科普和相关法规政策宣传,拍制医美科普视频;与妇联、工会合作,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将科普内容精准推送至医疗美容潜在消费群体,催生二次传播,宣传效果显著;与相关媒体合作加大医美科普和相关法规政策宣传。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毛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