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最新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携手共进——第六届四川“村长”论坛暨村社发展研讨会侧记

时间:2023-06-19 来源:非钒钛度客户端

记者 程礼攀 文/图

  6月16日至17日,由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主办的第六届四川“村长”论坛暨村社发展研讨会在攀枝花市米易县举行。

  论坛聚焦“加快推进村社发展 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主题,约200名涉农领域精英、全省各地农村基层干部汇聚一堂,现场观摩、交流分享,共享村社改革发展经验、共谋乡村振兴良策、共话“三农”发展大业。


  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米易模式”


  论坛期间,组委会组织参观了米易县的省五星级稻菜现代农业园区、龙华村绿色低碳村庄、新山乡芒果产业园区等,让嘉宾全面感受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米易模式”。

  撒莲镇安全村位于安宁河畔,系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天府第二粮仓”基地,幅员面积10.53平方公里。安全村深耕“稻菜轮作”粮经统筹模式,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富于民,先后建成田网、路网、水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1700余亩,实现了土地亩产值从2万元到5万余元的跃变。

  草场镇龙华村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米易枇杷”的主要产区,全村82%的农户种植早春枇杷7000亩。近年来,龙华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实施村村联建壮产业、村社联建增效益、村民联建促增收、村企联建强治理“四联共建”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先试。2022年,龙华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12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2.99万元。

  新山傈僳族乡中山村,立足资源优势,选准特色产业,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向共同富裕稳步迈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4398元增加到2022年的25627元,年均增速稳定在10%左右。

  与会人员边走边看、边听边论,话农事、叙村情、谋发展。米易县秀美整洁的“样板村”串珠成链,涌动生机的田野释放着活力,乡村产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米易县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动“五个振兴”,加快建设山区农业强县。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102元,增幅连续11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31缩小到2022年的1.87。


  汇集各地村社发展的先进经验


  本届论坛搭建了多个相互交流的学习平台,其中,“村长”论坛格外引人关注。因为作为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的“村支书”,在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群鱼社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双分享了群鱼社区建成仙云峰旅游度假区、省级现代方竹产业示范园,村集体经济收入从过去的几千元到现在的1000多万元,探索出一条偏远高寒山区走向美丽、富裕新农村的蝶变之路。

  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党委副书记胡学丰介绍了梅岭村大力发展“纳溪特早茶”产业的经验。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梅岭村已成为“纳溪特早茶”核心产区。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812元,走在了泸州市前列,实现了从一个“落后村”到“明星村”的华丽转变。

  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金花村党委书记薛兴全分享了金花村创新“土地银行”变荒为宝,为乡村振兴“蓄地赋能”,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运营模式。

  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党总支书记杨利贵介绍了龙华村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枇杷)亿元村、省级(5A)先进村党组织、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和四川治理有效名村等荣誉称号的先进经验。

  论坛上,大家倾听分享,交流思想。为期两天的论坛,汇集了各地村社发展的先进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对照经验,促进自己。”绵阳市游仙区小枧镇遇仙村党总支副书记杨伟表示,本届论坛有许多好经验、好做法,都值得借鉴、学习。


  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本届论坛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为全省乡村振兴事业凝聚起了磅礴的力量。

  激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干劲。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交流展示、发布推介、参观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起广大“三农”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信心和决心。

  拓展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思路。省内外“三农”知名专家、省外名村书记等“三农大咖”为村社发展“支招”,信息量大、思想性强、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下一步推进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促进了乡村振兴经验交流分享。省内外名村负责人,共话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治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好经验,引起全体参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树立了乡村振兴的典型标杆。一批“三农”发展各项事业走在前列、取得显著成效的镇(村),深度扎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的“领头雁”为全省村社发展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展现了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新风貌。攀西地区现代乡村产业兴旺、诗意栖居、宜居宜业的美好实景和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展现了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新风貌。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各地农村基层干部纷纷表示,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抓住乡村振兴重要机遇,奋力推动本届论坛达成的共识和形成的成果全面落地落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拼搏。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唐波

网站联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