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网络中国节
网络中国节·清明|镌刻墓碑的平凡人家

时间:2023-04-04 来源:非钒钛度客户端

  非钒钛度讯(记者 江潇 文/图)在市青山公墓,59岁陈桂青和58岁林菊香夫妻俩作为雕刻师,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林菊香电脑排版,在贴纸上一个个切出字的轮廓,用锤头使劲地敲打。紧接着,陈桂青一手掌控气泵,一手拿着喷枪,眼睛紧盯墓碑,精神高度集中,用力将金刚砂戳上去,直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照片等深深地在墓碑上显现。这个工艺可以让刻字深度达标,线条流畅,更耐岁月风化。

  陈桂青和林菊香在忙碌。

  3月27日,记者在公墓旁的雕刻室见到夫妻俩时,他们正忙着为一位逝者雕刻,家属希望能在清明祭扫前完成,特意陪在旁边。

  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墓碑上的每一个字,都来自雕刻师的辛勤工作。雕刻是门细致活,在几百斤重的花岗石上刻字,手一定要稳,稍不注意就会出错,一出错整块石料就毁了。陈桂青要求制作的每一块墓碑尽量精益求精。于是,在雕刻运作时,夫妻俩总是陷入忘我、忘时的状态。就在几天前,他们一起合作,一天就刻了28个墓碑。林菊香告诉记者,一方墓碑就是一个故事,没有刻字的碑不过是一块石头,一旦雕刻上了姓名、生卒年月,这块石头便有了归属,有了生命力。

 

 

  墓碑是为了缅怀逝去的亲人而立的,对于人们来说,是祭奠亲人的纪念性墓碑,也是一种思念亲人的情感慰藉。只有心怀敬畏,才能刻出一块好碑。虽然碑文上的名字都是陌生的,但是能为逝者留下最后的文字信息,这也是他们雕刻师坚守的初心。

  陈桂青和林菊香夫妻俩来自浙江温岭,在青山公墓一干就是17年。17年来,吃住全在青山公墓,每次雕刻完,还要把几百斤重的墓碑搬到山上,是累活,也是苦力活。现在,愿意加入的年轻人不多,有人刚学没多久就选择改行,即使学成后也要耐得住寂寞、真心热爱,才能干好。陈桂青告诉记者,他年纪大了,再干几年想回老家养老,希望能收个徒弟传承他的手艺,继续把这份工作干好。

微信图片_20230331161254.jpg

责任编辑:毛哲先 审核:梁芝羽

网站联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