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社会
为钒十七载——记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汪超

时间:2023-06-19 来源:非钒钛度客户端


  记者 陈愉 

  
  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攀钢标兵、攀枝花青鹏人才……荣获这诸多荣誉的是一名80后。他因热爱钒事业穿越大半个中国,从安徽来到攀枝花工作。他专注于钒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参与了多项钒技术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攀钢钒产业高质量发展奉献了青春和力量。他就是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钒制品分公司首席工程师汪超。

  汪超。(攀钢集团供图) 
  “钒在水溶液中,很容易形成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水合物,可以呈现紫色、绿色、蓝色和黄色……”。汪超平常工作时说话不多,但提起他从事的钒研究工作,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正如钒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颜色,汪超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也让他的生活五彩斑斓。


  始于志趣 慕名来攀   
  毕业于东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的汪超,学的是冶金物理化学。2006年他慕名来到享有“中国钒钛之都”美称的攀枝花,进入攀钢集团工作。“一直对攀枝花丰富的钒钛磁铁矿比较感兴趣,能从事和爱好有关的工作,我很知足。”想走的路和要走的路变成了同一条路,汪超说自己是幸运的,十七年里,他的主要工作都在和钒打交道。

  
  从技术开发室到氧化钒作业区再到生产技术室,从一名区域工程师到副作业长,再到主任工程师、首席工程师……工作前五年,厂里让汪超几乎一年换一个岗位,“轮岗”经历让他全面了解了钒制品生产技术,熟悉了生产现场,掌握了钒制品生产情况。凭借对钒事业的热爱,汪超认真钻研、执着追求,很快就实现了从钒化工小白到钒技术专家的转变。

  

 
  努力攀登 收获认可
  还在实习期间,汪超就展现出了突出的业务能力,进入公司没多久,就被选中参与科技项目开发,初出茅庐就崭露头角,有人评价他是“天赋异禀”,只有他自己明白这是“喜欢并为之奋斗”的结果。后来,该项技术产业化后还获得了攀枝花市科技进步奖,当然不是汪超一人功劳,但这一次的成功却带给了他十足的信心。后来,在生产作业区担任区域工程师和副作业长期间,他又全面参与了新建产线达产达效工艺攻关,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关键工艺升级任务。他还参与完成了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项目,实现了钒精细化工产品批量生产,有效拓展了攀钢钒产品在非钢领域的应用。 

  
  “不仅对工艺烂熟于心,而且理解深刻,遇到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解决措施有力。”同事总对他赞赏有加。同事回忆道,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万吨级钒铬废渣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建设与运行”负责人,在项目实施期间,他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展现出了优秀的业务水准,与相关科研单位紧密协作,完成了钒铬废渣中钒、铬分离和高值化利用。


  坚持初心 砥砺前行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钒钛产业被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安排部署,鞍钢集团召开钒钛产业发展大会,确定把钒钛产业培育打造成为第三极排头兵。
  

  会后,作为攀钢钒产业技术骨干,汪超提出,需要强化在钒渣提钒和钒产品开发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快解决关键工艺和产品方面的“卡脖子”技术,不断在氧化钒收率、废副资源高值化利用水平、非钢领域应用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提出问题,也总在解决问题,答题人汪超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

  汪超正在实验室进行技术分析(攀钢集团供图)

  坚持创新驱动,十七年来,汪超扎根一线,奋力践行着攀钢开发攀西钒钛资源的国家使命,积极为推进钒产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下一个十七年,汪超始终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唐波

网站联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