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长福
月到十五。那天,吃罢晚饭,我对妻子说:“丽静,今天晚上我们去竹湖园赏月好吗?”妻子莞尔一笑,抓了一件西装披在身上,随我往外走。长期养成的习惯,晚饭后我们都要出去走走。这样既有助于消食,又能使忙碌了一天的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
我们走出小区大门,顺着公路朝着竹湖园方向走去。记得三十年前,我刚毕业被分配到渡口市园林处工作,我们的职工宿舍就在竹湖园附近的山上。记得当时的竹湖园还是一个泥塘,没想到,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改造,这里已经成了一个美丽的人工湖,成为攀枝花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沿着湖边的小路,我们悠闲地缓缓而行,湖边一排排的柳树,长得很高,下垂的枝条有的已经伸到湖水里,低矮的灌木丛是黄连翘、女真和三角梅。湖边还种着一些我叫不出名的花卉,一簇簇的鲜花争奇斗艳,很是招人喜爱。围绕湖边的小路旁,每隔一段便设置了一条长椅,供游玩的人们休憩。沿着石子小路往前走,不知不觉走上了通往湖中央的石桥,低头看平静的湖水,好清澈啊,水里的鱼儿正悠闲地游动着,如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
像宝镜一样的湖水映出了蓝天,映出了白云,也映出了树木,粼粼的波光与澄澈的月光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和谐美丽。我们围着竹湖园转了好几圈,妻子感觉有点累了,和我说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我答应着,见不远处的柳树下正好有长椅,便走了过去。
一阵微风吹来,湖水荡漾,朵朵涟漪似花开。月色真美啊,皎洁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感觉好清凉。此情此景让我忽然想起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想起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和孟浩然的“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等等。他们的诗词虽好,但总不能表达我此时的心情。我一时竟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不禁想起了我们刚谈恋爱时的一段甜蜜美好的往事。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一天,在妻子丽静教书的那所矿区子弟学校旁的小河畔,那天也是一个月圆之夜。小河畔稀疏的树林勉强隔开了几对情侣,我和丽静坐在一个石凳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那石凳是我最怀念的,我们时常在这里相约。在那里,我们一起朗诵高尔基的《海燕》,一起吟诵普希金的爱情诗《月亮》,有时又为歌德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男女主人公的结局唏嘘不已。我们谈论哲学,争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我们说起黑格尔、费尔巴哈……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题,但我们谈论更多的还是我们未来美好的生活。我们多么希望时光过得慢一点,让我们能够慢慢享受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那段美好的时光,已够我们一生享用。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毛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