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春梅 文/图
“用双手成就梦想”,是很多人奋斗拼搏的写照。也有一些人,在用另一种方式托举着希望。
为切实做好2023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帮助残疾大学生更好更充分地就业,鼓励残疾大学生自强奋斗,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近日,攀枝花市残联、攀枝花学院联合举办2023届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座谈会。全国自强模范彭超走进攀枝花学院,参加座谈会并分享励志故事。
彭超,1995年出生,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6岁时不慎被高压变压器击中,失去双臂。彭超通过艰辛训练,学会了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用脚做题的速度不比正常人差。2015年高考,彭超以603分被四川大学法学院录取。2015年8月11日,第四次四川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召开,彭超获得“四川省自强模范”荣誉称号。2016年2月,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战胜北大博士夺得擂主,受到董卿高度赞扬。2018年5月,获得201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2019年5月16日,荣获全国自强模范。2021年9月,彭超成为同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资料图片)
2022年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在首钢园区内的北京冬奥组委会驻地进行,这也是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站。四川90后“无臂男孩”彭超作为第50棒火炬手,参加了火炬传递。
(资料图片)
在攀枝花学院学术报告厅,彭超以“相信奇迹、无翼飞翔”为主题作励志报告,分享了自己飞来横祸的惨痛经历及自信奋进的心路历程。
他说:“24年的岁月对于我而言,既有别于大家,又和大家一样。区别在于我比你们少了双手臂,相同的是我也是一个为着美好理想拼命努力的人。”“用脚答题,我一样会写出我的灿烂人生。”“我心里一直有一种信念,我能行的,只要我付出更多努力!”
彭超的报告令人感动和鼓舞,激励着大家只要有一颗永不言弃的心和孜孜不倦的努力,即使没有双手,即使身患残疾,也不能阻挡成为一个有才能有光明未来的人。
报告会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无翼飞翔”创造的奇迹故事震撼了在场人员的心灵。大家被彭超自强不息、乐观开朗、昂扬向上的坚韧品格所感动、被折服,表示将以彭超为榜样,将满满的正能量纳入心中、付诸行动。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毛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