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2025年5月23日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仁和
“慧”防汛!仁和“黑科技”加持应对汛期“大考”

时间:2023-06-17 来源:非钒钛度客户端


  非钒钛度讯(诸彦佟 记者 王南桢文/图)自动雨量监测站、自动化拉线位移计、无线预警广播、无人机……进入主汛期以来,仁和区筑牢汛期安全防线,防汛现场,不仅有巡查人员的身影,还有一批“黑科技”装备加持,应对汛期“大考”。

  
  截至4月,仁和区16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实现自动化监测设备全覆盖,共有自动雨量监测站16套,无线预警广播16套,自动化拉线位移计9套,助力实现地灾提前预警、群众提前避让,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雨量站+预警广播:来雨及时“通风报信”

  

插入的图片 

  6月12日,在啊喇彝族乡啊喇村大村组滑坡隐患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仁和区分局牵头组成的督导排查小组,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地灾防治知识宣传。  
  督导排查小组人员检查了自动雨量监测站和无线预警广播两个自动化监测设备,自动雨量监测站外形类似一个小桶,雨量数据会传输至监测预警平台,在降雨量达到预定阈值时,监测人员会收到预警信息,同时一旁的无线预警广播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人们提早做好准备,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拉线位移计:地下埋着“关键信息”

 插入的图片

  顺着山体向上,杂草丛生的地面立着只有一块太阳能板和装配箱而组成的简单设备,而着看似平平无奇的自动化拉线位移计,却有“大玄机”。

  
  “这里原本因为滑坡,有一条很大的裂缝,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仁和区分局副局长罗立江表示,虽然肉眼看不见,但隐患仍然存在。  
  “拉线位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边钢筋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两根铁桩深入地下,在裂缝之间拉一根线,如果山体出现移动,裂缝增大,线会被拉动,信号就会通过山上的裂缝计传输到无线预警广播系统,起到预警响应的作用。

 

 
  无人机:地形秘密“一览无余”  

插入的图片 

  除了自动化监测设备外,无人机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大村组滑坡范围广、地势陡峭,一些隐蔽的地形、崩塌体在人工排查时难以发现,在排查地灾隐患时,技术人员便启动无人机,从空中对地灾点及其周边区域进行大范围扫描。  
  “通过无人机对滑坡整体情况进行巡查,目前没有发现明显变形的迹象。”罗立江表示,无人机可以飞至人工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巡视和监测,覆盖更广范围的监测区域,有效提高地灾防治信息和数据收集能力。它还可以从空中拍摄高清影像,帮助地灾防治实时把控和决策。

  
  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仁和区地灾驻守技术督导、高级工程师张鹏冲表示,传统方式主要是依靠监测员走访,进行人工监测和数据收集,这种方式存在监测范围受限、准确度不高、响应速度慢等局限性,。   
  新型防汛减灾设备的应用更加高效、精准,不仅可以降低监测员的危险等级,保护其人身安全,还可以减轻工作强度。

  
  为织密地质灾害防御网,仁和区充分运用“人防+技防”。据悉,仁和区目前在册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地质灾害隐患点16处,对173户965名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一定程度威胁,对此仁和区早在5月1日前便已完成2轮汛前排查,汛中排查正持续进行中,16处隐患点暂无明显变化。


插入的图片

责任编辑:唐波 审核:梁芝羽

网站联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