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钒钛度讯(张东沛 记者 王南桢)仲夏时节,走进仁和区福田镇务子田村,村民们正忙着收玉米、育水稻、犁空地……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繁忙。如今,收入越来越好,家家盖起了楼房,庭院停放着小汽车,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务子田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之路,通过培育特色产业、盘活资产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方式,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突破,也让土地年亩产值从原来的4000元增长至1.25万元,村民收入高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的幸福画卷在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
“绿色产品”造共富之梦
眼下,正值玉米成熟季,村民李宗发熟练地穿梭在玉米林,掰下一个个饱满的玉米,然后将卡车开进田间小路,把一筐筐玉米倒入车中,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村民在采收玉米。
“价格很不错,以往都是越卖越便宜,今年卖到现在还能有1.2元的售价,很不错。”
这几年,务子田村大力引导村民实行“玉米+水稻+豌豆”三季轮作种植模式,每亩年产值1.25万元,既满足了市民“米袋子”“菜篮子”,又鼓起了农民“钱袋子”。
务子田村还积极探索“公司+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公司订单式收购“保底”,引进牛奶爆浆、紫糯玉米新品种培育推广种植200余亩,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
务子田村一角。
“金色产业”富集体经济
光伏发电为村集体创收。
中午时分,在村中光伏项目地,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村党支部副书记徐仕伟正在调试并电设备。
“现在光伏板每天可以生产电量200度左右,一个月收益大概3000元。”徐仕伟关上电箱,拿起手机,指了指上面的发电数值,“每年收入大概3到4万元左右,钱不多,但总归有稳定收入了。”
村中以前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在得到区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支持后,村支两委向村民征集意见,选定了光伏发电项目,投入资金31万元,新建光伏发电板70千瓦,同时将太阳能提灌站半年的闲置期利用起来,实现可利用光伏发电板170千瓦。项目于2022年9月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已生产12万度电,收益约4万元。
务子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还不止于此。今年以来,村中通过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集体资金协议存款利息、回收和租借土地等方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从2021年的集体经济“零元村”,到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预计2023年集体经济可收入16万元,实现了从被动“输血”向自主“造血”的转变。
“蓝色行动”绘乡村之美
走进务子田村,记者发现,家家户户门前的工具摆放有序,庭院内干净整洁,花草繁茂。旱厕改成了水冲厕,漂亮的瓷砖房,洗漱台、马桶、淋浴喷头一应俱全。
村民庭院一角。
“以前,洗个手还要去外面打水,现在方便多了。”村民冯天琼家于2021年底改造了厕所,花费近2万元,政府补助1500元。
2021年以来,务子田村共有250户村民进行了厕所改造,改造人数达总人数的50%;同步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3座、生活垃圾收集点37个,购买生活垃圾桶139个;新改建三格化粪池100座;新建日处理15立方米生活污水处理站1座,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村民生活环境变得干净整洁。
村民家建起了卫生厕所。
村容村貌改善了,庭院环境干净整洁。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陆续在村委会、家里、路边种上花草绿植,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美,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责任编辑:唐波 审核:梁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