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礼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米易县深挖优势 抓牢特色,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不断培育特色产业,让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
今年米易县草场乡龙华村的7000亩枇杷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全村的枇杷总产量预计超过5000吨,产值超过1.15亿元。量大质优的枇杷不仅吸引着传统渠道的收购商,不少电商平台也慕名而来。日前,"电商助农 邮我先行"直播活动走进龙华村助力当地枇杷出圈。“我们过来主要直观的向全国进行一个推介,然后把我们这个好的产品,好的农产品带动出去。”中国邮政攀枝花市米易县分公司寄递业务部主任胡巧玲说。
立足产业品牌,拓展宽销售渠道,通过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种植户们不仅了宽了销路,火了乡村,也鼓了腰包。村里建成了早春枇杷产业基地,建起了高标准农田,修了观景平台、步道,乡间道路直接通到了田间地头,“枇杷经济”已经成为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逐渐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果”“黄金果”。
“我们村有980户人家就有257家在做电商,来观光采摘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也为我们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好的条件。”龙华村村委会副主任聂小味表示,下一步,龙华村将在枇杷的深加工上做探索,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同时通过实施美丽庭院打造,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为致富增收拓宽渠道。
龙华村依托主导产业,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而在普威镇的新舟村,扬长辟短,让优势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探索也已经初显成效。近日,在雨瑞蓝莓基地里,40亩蓝莓将大面积成熟上市,这里出产的蓝莓个大、脆甜畅销市场。
图为普威种植的蓝莓。
但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种植效益低下的低产田。2021年在项目招引考察期间,成都雨瑞蓝果果农业科技公司的项目团队看中了新舟村适宜优质蓝莓生长的海拔和光热条件,全新的覆膜盆栽技术规避了土地条件的短板,双方一拍即合,雨瑞蓝莓基地就此落地新舟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新舟村通过村上当中间人,统一流转我们群众的土地和企业签订合约,让农民实现了收租金,赚薪金,也让村集体有了一定的收益。”普威镇副镇长安荣超说。
用优势资源换来特色产业发展的例子在普威镇并不少见,在普膳水产养殖公司的鱼塘里,现场负责人曾梦龙和工人们正在对捕捞上来的鲈鱼按大小进行分拣,这些用当地优质山泉水养出的鲈鱼将在第二天出现在成都市大型商超的水产区里。“我们的鱼,用山泉水养殖,养出来的鱼无腥味,品质高,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主要销往大型商超。”曾梦龙说。
仅在2022年,基地外销鲈鱼近50万斤,实现年产值近千万元。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原则,普威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禀赋,在做优雪梨、樱桃等重点产业的基础上,鼓励引导特色农业迅速发展,建成了一批区别于全县其他乡镇,具有鲜明特色种养殖基地,为乡村振兴找到了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普威镇副镇长安荣超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不唯体量论英雄,不因细小不为之”的态度,发挥比较优势和服务员作用,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为思路,做好现有雪梨、鲈鱼、白对虾、蓝莓、早樱桃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米易县着力打造早春蔬菜和特色水果为代表的两大农业特色产业,以安宁河谷为重点,建设绿色早春蔬菜种植集聚区,适度发展标准化设施蔬菜,加强高产优质创建。立足米易县水果品种多、上市时间早、品质好的优势和特征,持续发展特色水果基地,推动“后备箱经济”向“伴手礼经济”转变,凸显特色水果市场价值,实现从规模扩大到质量提升、品牌营销的发展转型。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毛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