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钒钛度讯(刘靖 记者 胡波 文/图)1月28日,记者从东区科技局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近日印发《关于命名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决定》,东区榜上有名。
据了解,为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贯彻落实,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开展了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中国科协在组织省级科协跨省抽查,会同纲要办成员单位开展专家评议等工作的基础上,决定命名北京市海淀区、攀枝花市东区等480个县(市、区)作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期至2025年底。
市民参观电力科技馆
近年来,东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全面推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规划纲要》,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健全科普网络、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科普活动,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有力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创建工作中,东区强化组织领导、规划引领、建章立制、要素保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干部和公务员“五大”重点,全方位全覆盖开展教育科普;打造科普活动、科普宣传、科普队伍、科普示范、特色科普品牌“五大体系”,多触角多渠道推动阵地建设。
创建工作中,东区坚持共建共享,充分利用辖区科研院所、高校和国有大企业聚集的优势,链接各方资源,构建科普联盟,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场景。深挖文化富矿,依托三线建设历史遗存,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实施“三线文化+”融合发展工程,实现文旅共促。秉持科技赋能,搭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需求对接平台,聚集科研平台、孵化平台、科创企业、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推动科技与科普融合互动。充实志愿服务,充分发挥科技志愿者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合力推动科协优质资源与综合实践平台有机融入共建共享,探索科普服务供给“最后一公里”的新路径。突出寓教于乐,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积极投身科学。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毛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