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媛
火热的7月,迎来发展的盛会——7月6日,“携手共建共同富裕试验区 2023国有企业攀枝花行”主题活动在攀开展。
活动上,8户在川央企、22户省属国企齐聚攀枝花,集中签约总投资达697.96亿元的18个重大项目,以协作之姿,助力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
近年来,新型储能“风口”正热,本次签约的18个重大项目中,储能项目有:仁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100MW/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示范应用项目、攀枝花市钒钛高新区全域光伏及新能源综合项目,3个项目总投资额超170亿元。协议的顺利签订,标志着攀枝花新能源储能产业又发出新枝。
新枝的发出是攀枝花新能源“储能之树”生长的缩影,近年来,攀枝花牢牢把握储能产业发展风口,在全市积极布局储能产业,种好“储能树” ,壮大“储能林”,为储能企业提供土壤、水和阳光,把产能和产值都留在这座阳光花城。
对于企业而言,“土壤”是能够就地取材的便利。“硫酸法钛白粉副产硫酸亚铁是我们生产的原料之一,在钒钛高新区可以就近取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最大化利用。”攀枝花川发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工程项目负责人王宁志介绍。
川发龙蟒攀枝花新材料项目是全市的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投资72.5亿元,项目建成后全年可生产20万吨磷酸铁锂、20万吨磷酸铁及配套产品,有利于川发龙蟒布局“铜—磷—钛—铁—锂—钙”多资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对推动动力电池上下游产业发展,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该项目场平已完成,首期5万吨磷酸铁项目主要设备招采基本完成,设计工作有序推进,预计2024年投产。
土壤滋养下,项目落地建设。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则是推动企业进步的动力之水。
吸收着具有高营养量的水分,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生产项目负责人曾成华笑着对记者说:“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幸福的,单在项目建设前期的审批环节,相关部门就帮我们节省了半年的时间。”据了解,安宁股份2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生产项目建设前期,市、县发改部门靠前服务,积极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原本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办好的相关手续,半年就帮我们办好了,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曾成华说。
当好企业“娘家人”不仅是在项目建设前期,在2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生产项目建设中,市主要领导多次前往现场指挥调度,米易县政府还为项目的高效推进安排了配套的设施建设。曾成华感叹道:“供水、供电、污水管网等问题都不用企业考虑,实在太省心了!”
曾成华的省心和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享受到的服务,只是攀枝花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在全市,我市全年为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服务800余件次,上门帮办代办服务7000余件次。选取美利林、四川目伦等3个重点项目为试点,按照项目投资建设周期,重构项目审批流程,推动项目审批提速80%以上,还开设“攀枝花市惠企政策综合咨询服务”专栏,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等方式,将各类惠企政策精准推送至需求企业。
政府的暖心服务成为企业再建设的底气。在2000立方米/年钒电解液产线正式建成并开展试生产后,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依据市场需求,考虑建设60000立方米/年的钒电解液生产线。”彼时,1GWH钒电池生产需要将得到满足,钒电池储能产业发展将得到更大程度推动,还将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土壤和水让产业生根、发芽、生长,而攀枝花做的却不止如此。
阳光是“储能之树”茁壮的加速器,在攀枝花,这份阳光是有力的金融支持。
今年以来,全市银行机构聚焦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持续加大对储能材料产业支持力度,助力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和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打造。目前,金融支持储能材料产业成效显著。
取得的成效通过数据体现,中行攀枝花分行为川发龙蟒授信8亿元;农行攀枝花分行、邮储银行攀枝花分行为安宁股份授信15亿元;农行攀枝花分行为龙佰集团授信4.8亿元,通过票据贴现、流动资金贷款等方式,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作为受惠企业之一,川发龙蟒将8亿元用于20万吨新材料项目建设。王宁志道:“我们主要将这笔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及设备采购。8亿的授信融资使我们获得了财务杠杆利益,满足了企业合理资本结构的配置,有利于我们扩大投资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在土壤、水、阳光的加持下,攀枝花成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储能技术得到突破,新能源储能产业拔节生长。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中国钒电之都”——攀枝花市钒电池储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抢抓储能产业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攀枝花市发展钒电池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全力建设“中国钒电之都”。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