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花蔓邸城市书房内市民正享受阅读。
记者 岳蕾娅 文/图
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行走在攀枝花各处,处处花香馥郁,书香怡人。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花城”。从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全民阅读,再到不断“火”起来的阅读阵地、阅读品牌、阅读活动,如点亮一座座灯塔,播撒一颗颗种子。今日的攀枝花,书香与花香齐飞,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阅读空间 拔节生长
在攀枝花,图书馆、农家书屋、城市书房星罗棋布,像一颗颗“文化宝石”镶嵌在大地上。
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让文化服务的触角伸得更远。按照“省图书馆—市图书馆—乡镇分馆—农家书屋”体系建设,攀枝花打通了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实现零门槛借书。不仅如此,图书馆还“流动”起来,依照“图书馆 ”模式建成的流动图书点,为书友提供了更舒适方便的公共阅读空间,甚至足不出户,也能畅读好书。
乡村的书香味日益浓厚,在全市已建成的257个农家书屋里,书桌洁净如新,书柜里是农民群众喜欢看、读得懂、用得上的优秀出版物,党史教育、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越来越多的农家书屋,正成为村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乡村的“文化地标”。
每个周末,家住仁和普达附近的陈红都会带着孩子到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康养度假中心的城市书房看书。书房内淡淡的书墨香,一排排书架整整齐齐地排满了各类书籍,可谓是书盈四壁,书湘四溢,陈红说,在这里,沉浸阅读能让心很静。
如今,我市已建成城市书房示范项目20个,依托含章书院、海棠书社、几何书店等城市书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种形式开展200余场阅读活动,参与人数近万人。
书香花城 蔚然成风
“书香花城·全民阅读”活动,在攀枝花已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吸引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参与。
2022年,我市举办“喜迎二十大 书香满花城”、爱谱讲坛、本土作家普光泉新书《藤桥河》推荐发布会、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62场次,现场赠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给老党员,播放版权保护宣传片,发放版权宣传资料,为群众免费办理区图书馆借书卡,掀起全民阅读新热潮。
“我的书屋·我的梦”少儿暑期阅读活动。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通过阅读、实践、写作、书画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教导嘱托,宣传展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活动共收到主题征文、绘画作品及手抄报800余篇,遴选55篇参加省优秀作品评选。
以“书香花城·全民阅读”活动为牵引,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形成品牌效应。仁和区持续打造本土读书品牌——“这里仁和 知时节”读书会,在“知时节”读书会基础上,先后衍生并开展“妙莲姐姐讲节气”“时节光影”“传统礼仪文化进校园”“知时节•巧市”“听琴说书”等5种与“时节”相关的系列活动。2019年以来,已开展“知时节”读书会及相关系列活动200余场,累计50余万人次参与。
数字阅读 拓展空间
随着图书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让数字阅读成为新的阅读风尚。
我市不断发展数字阅读,拓展书香花城建设空间,将网上图书馆、网上文化馆等服务项目与市级图书馆、文化馆联通;打通数据资源通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无线网络服务全覆盖。通过网站、手机APP、数字服务一体机等载体,将文化资源直达每位居民,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积极推广数字阅读,继续利用米易县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米易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荐和推广,开展好新媒体服务,有效满足广大读者移动阅读的需求。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引领未来。阅读,让攀枝花这座城市变得静谧而美好。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社区,从企业到军营,从家庭到个人……浓浓的书香飘溢在攀枝花大地,“书香花城”正逐渐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散发的光芒照耀人心,点亮智慧。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毛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