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岳蕾娅
“以前每次打开窗户,呛人的油烟味就扑鼻而来。现在经过有关部门整治,生活环境变了样。”近日,家住学府花园小区附近的周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看得出来,她对小区周边餐饮油烟整治工作的成效很是满意。
不难发现,近段时间,在攀枝花市众多餐饮服务行业,呛人的油烟味一去不返、沾满油渍的墙壁变得干净整洁。这些嬗变的背后,是我市有关部门下重手、出重拳,治理餐饮油烟污染交出的精彩答卷。
“问题+整治”无遗漏
“楼下的餐馆经常营业至凌晨,油烟味特别大,导致我们一年四季根本不敢开窗户,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董女士道出,虽然曾经也不停地整治,但有的经营户却不以为然,让这种“呼吸的痛”始终徘徊在“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循环中。
其实,董女士所言代表了我市许多居民的心声。餐饮便民,但油烟扰民,这一深深笼罩在居民头顶的“阴霾”让广大市民颇为头疼,油烟更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群众的呼声就是工作努力的方向,对餐饮油烟的治理,体现城市公共服务品质和治理水平。为此,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各展所长,打响了一场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攻坚战。
如何“亮”好这把剑,让烟火气既赚“人气”又得“人心”?市城管执法局下猛药、出硬招、抓整改,对辖区城区烧烤经营户进行再摸底、再排查,建立油烟治理工作台账。户户告知、家家排查、个个建立档案,声势浩大、规模空前、效果显而易见。目前,全市2222家餐饮商户已规范安装油烟净化装置,5家新设立露天烧烤未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已要求限期整改。
“回头+长效”常推进
4月9日18时许,正值饭点,炳三区中环附近的一家饭店内一派繁忙景象。厨房内抽油烟机隆隆作响,厨师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却闻不到油烟味。
“我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按照标准要求,将以前的油烟净化设备进行了改装,净化率大大提高,现在店内环境好了,生意都相对好多了。”饭店负责人林先生欣喜地说。
结合当下创文契机,执法人员上门宣传,及时向商户讲解餐饮油烟净化的相关政策规定,不断提升商户规范经营的自觉性,营造出全民参与、共同维护大气环境的良好氛围。目前,执法人员已走访餐饮商户890家,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市城管执法局通过加强日常监管,配合实行“随机抽查+重点督查”,突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餐饮商户,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形成全流程执法网格,监管到店、责任到人。重点排查整治烧烤店及露天烧烤390余户次,发现违规行为15起,均已责令商家限期改正。
每天的日常检查和耐心宣传,使这项常态化的工作赢得了越来越多经营户的支持、信任和配合。看到执法人员三番五次上门检查,林先生由衷地说:“这次整治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不足,还明白了餐饮油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之大。今后一定会定期做好清洗和维护,不为城市环保工作抹黑。”
“餐饮油烟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以改善环境和空气质量为目标,始终保持全域覆盖、高压态势、严管重罚的举措,形成油烟治理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加强行政执法,鼓励公众监督,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餐饮业油烟管控‘零遗漏’、治理‘零容忍’,为广大市民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毛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