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23日,话剧《记忆密码》主创团队到攀枝花采,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想。主创人员纷纷感叹,英雄攀枝花处处都有三线精神,此趟采风收获颇丰。
找到了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的影子
曹建:国家一级演员
曹建说,这两天参观了很多地方,不管是从图片还是影像资料,让他找到了当年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的影子,加深了对剧情人物的了解,也让他所饰演的角色更丰满,更有灵魂。
曹建表示,三线精神是一种执着、一种信念、一种付出,不仅仅是三线建设需要这种精神,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三线精神。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他有责任和义务演绎好三线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的文艺作品。
英雄攀枝花给予世人强烈震撼
邓滢:国家二级演员
邓滢表示,这两天的参观给她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不仅仅是攀钢规模大得超出想象,还有这座城市从建设初期到现在这个发展过程令世人瞩目,更重要的是所有三线建设者做出的贡献和牺牲令人为之倾佩。
“在话剧《记忆密码》里,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攀枝花建设初期‘六金花’之一的‘红色话务员’吴修润。”邓滢认为,这个原型其实是千千万万攀枝花建设者中 女性的一个光辉缩影,有女性独特的魅力、柔韧和付出,在英雄攀枝花这座城市里散发着美丽的光芒,她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演好这个角色。
在攀工作四年是永不磨灭的记忆
孙洪:国家一级演员
“攀枝花变化实在太大了,当初的不毛之地,经过几代人的建设,如今已经华丽变身。”孙洪说,1975年,年仅17岁的她从学校毕业来到攀枝花话剧团工 作,那时条件非常艰苦,去大宝顶、小宝鼎演出,一呆就是一个月,想外出买东西只能坐煤车,回来后脸都变黑了。1978年,恢复高考后,孙洪考取了中央戏剧 学院话剧系,离开了攀枝花。短暂的工作经历,成了孙洪永不磨灭的记忆。
孙洪感慨地说:“我在攀枝花工作了4年,这次又让我来演这个戏,真是有一种魂牵梦绕的感觉。现在的攀枝花越来越有大城市的气息,这与老一辈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密不可分,让我深受感动,我会把这种感动融合到话剧创作中去。”
英雄城里传承着民族精神
姚东伯: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剧助理
攀枝花,在姚东伯眼里不仅仅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更多的是英雄城里传承着民族精神。
记者 岳蕾娅
责任编辑:阮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