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天赋融媒看大运
亦师亦友:成都大运会赛场上 教练与运动员的“互动”瞬间

时间:2023-08-07 来源:封面新闻

  天府融媒·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杨涛 摄影报道

  看台上,有观众在疑问“那位教练怎么又在跟裁判抱怨呢?”显然,对于对方教练与裁判的多次交涉,观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知道,这是教练的某种“战术”。

  篮球比赛中,各种情形瞬息万变,除开场下的知识传授和战术布置,教练员在开赛后的临场指挥,也是重要的一环。他们可以对着运动员嘶吼,也可以跟裁判抱怨刚刚的判罚。

  8月5日晚,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女子篮球决赛中,中国女子篮球队以99:91力克日本队,夺得金牌。全场比赛,中国队以明显的身高体重优势,在内线频频得分,虽然日本队凭借着顽强的拼劲和夺命般的纠缠防守,数次将比分拉近,但最终,中国女篮还是凭借一股韧劲笑傲到了最后。

8月5日晚,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女子篮球比赛金牌赛中,中国队以99:91战胜日本队。(摄影:杨涛)

8月5日晚,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女子篮球比赛金牌赛中,中国队以99:91战胜日本队。(摄影:杨涛)

  可能有现场观众在回味这场比赛时,会想起日本队2号球员HAYASHI Maho出手三分球的“快准狠”,会想起中国队6号球员张敬一“回敬对手”的那几颗珍贵三分球,肯定也会想起韩旭和刘禹彤在日本队内线的精彩表现。

  但一场精彩比赛的背后,运动员和教练的“互动”瞬间,往往也能让人看到赛场之外的付出与拼搏。



  “让23号上场”

  篮球场上,敢穿23号球衣的,往往都不是一般人。

  中国女子篮球队队员刘禹彤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这个身高2米01,体重超过110公斤的北方姑娘,身穿23号球衣,只要一登场,往往就会成为全场的焦点。

  在与日本队的比赛中,刘禹彤以16分4篮板的数据,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有些人只要一出场就是主角”。

8月5日晚,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女子篮球比赛金牌赛中,中国队以99:91战胜日本队。(摄影:杨涛)

8月5日晚,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女子篮球比赛金牌赛中,中国队以99:91战胜日本队。(摄影:杨涛)

  场上,她司职中锋,站在内线翻江倒海,依靠身高和体重碾压对手。与队里24岁的韩旭打法不同,观众能够看到的刘禹彤,是通过对抗去制造空间与机会,防守她的队员,往往会在她一步接着两步的推进中,被撞得人仰马翻。

  有球迷将其形容为“女版大鲨鱼”,也有人亲切地称她为“大宝贝”。

  前两节比赛,中国队与日本队的比分原本很焦灼,但在第二节比赛还剩两分钟时,“大宝贝”展现了她的“碾压”时刻。

  刘禹彤在第二节比赛连进8分,篮下强攻、进攻篮板、防守篮板样样都来,每次只要她一拿球,日本队就集合两到三名球员对其包夹、联防。可是碾压优势太明显,刘禹彤将防守她的球员一顶开,篮下三秒区位置就是她的天下,此时,刘禹彤轻轻一扬手,篮球进框,“唰”的一声,两分入账。

  于是观众看到,这场比赛,当场上局面打不开的时候,就交给内线。是的,当中国队23号球员上场时,“砍分”时刻就到了,把球交给韩旭和刘禹彤,她们会上演全方位的碾压。



  亦师亦友:

  运动员身边的“天使与魔鬼”

  全场比赛,韩旭下场,刘禹彤就跟着轮换上场,这样的战术布置,让日本队的防守球员也着实累得够呛。“心疼对方中锋”的想法,不止一次在观众心中萦绕。

  赛场上,主力球员的轮换和战术设置,往往也是一个重要环节。8月5日晚上的比赛中,刘禹彤第二节连砍8分下场后,哪怕是一直保持严肃和怒吼状态的主教练李笋南,也对这位“爱将”流露出了自豪和满意的笑容。

  场下,助教们更是毫不吝惜对刘禹彤的爱和关心。一名助教赶紧给刘禹彤递来毛巾擦汗,另外一名助教拿出一把折扇,打开,然后半蹲在刘禹彤身前,为其扇扇子,似乎也在表扬刚刚刘禹彤横亘内线的良好发挥。这种场景,把观众也看笑了。

  篮球比赛是如此,其他比赛也是如此。在镜头定格的瞬间,有篮球教练在场上对球员某个失误和某次得分的怒吼和鼓励,有体操教练托举运动员上吊环时候的屏息和全神贯注;有日本女子花剑团体教练,在看到运动员大口喘息、出汗时,递上的一条毛巾;也有哈萨克斯坦队员在获胜之后大跨步拥抱教练的欣喜若狂……

  在成都大运会的赛场上,类似的场景还在不断上演。

  场上,“战术大师”和“精兵强将”是战友,既有毫无理由的信任,也有无微不至的关心。教练员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双方联手获胜或者绝地逢生,往往需要默契合作和密切交流。场下,他们是彼此的朋友,赢了一起笑,输了一起扛。

  一场比赛,谁是“关键先生”,谁是“X因素”,往往也能在这些细节和瞬间中被看到。教练对运动员来说,亦师亦友,既是“魔鬼”也是“天使”。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丁傑

网站联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