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为居民测量血压。
记者 吴晓龙 文/图
“阿姨,您的体检报告已经出来了,高压100,低压71,血压很正常。”6月16日上午9点,东区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李凤向前来拿体检报告的辖区居民说道。
“你好,麻烦给我一份体检表。”李凤话音未落,又有人前来体检。
每天一大早,李凤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发放体检表、体检报告,检查氧气药品,护理巡查。工作琐碎而繁忙……作为一名80后护士,李凤长期坚持在基层护理岗位上,先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计划免疫科、儿童健康科、护理科从事护理工作,精打细磨自己的各项技能,用心守护广大群众的健康。
社区护士,多么平凡的岗位。自从2000年7月从攀枝花市卫生学校毕业后,李凤就一直在基层护理岗位发光发热。她说:“作为一名社区护士,是健康‘战线’最基层、最平凡的‘守门员’,要肩负使命,做好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这是自己的坚持和信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李凤一直冲锋在前,克服单位人少事多的困难,总是给自己排最多的班,为筑牢疫情保护屏障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社区护士,在保障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她积极参与入户调查、核酸采样、预检分诊、消毒消杀、监督以及制定院内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等急难险重的工作。在抗疫最艰难的阶段,她连续2个多月入户采集核酸,服务千余户,累得腿发肿也毫无怨言,守好了院感事件零发生,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底线,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哨点”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主动请缨,多次奔赴抗疫一线最危险的岗位—集中隔离观察点,一去就是近一个月。孩子想妈妈了,只能对着视频喊 “妈妈,我想你了”。担心父亲的病情了,也只能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为守护一方健康,她舍小家顾大家,先后连续三次进入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消毒消杀、送药送饭、健康咨询、心里安慰,以及帮隔离人员采购生活用品等等。隔离点的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每天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 要求24小时待命,经常一忙就是一整夜。尽管工作强度高,压力大,但她一直默默坚守,任劳任怨,没有喊过一句累。
2022年8月,受组织委派,李凤赴成都市支援新冠肺炎流调溯源工作。接到任务后,她义无反顾,执甲出征,当晚到达,随即投入工作。在成都的工作,是24小时轮班,每一个案例,都要排查风险点位、判定密切接触者及其他风险人群和风险区的划定,然后分析研判,提出防控建议,完成30分钟、4小时、24小时流调报告。有时候点位多、情况复杂,常常是早出晚归,中途饭都来不及吃上一口,深夜甚至还要参与风险点位小区的封控工作。工作过程中,她常常被群众误解,甚至被辱骂。但面对种种困难,她没有退缩,依然逆行而上,直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才安全撤离返攀。
誓言无声,大爱无言。李凤用初心诠释信仰,用无畏诠释担当,用使命诠释忠诚,充分展示了一名新时代社区护士的职业素养。
责任编辑:唐波 审核:梁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