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社会
公司破产4年后 他主动偿还欠款

时间:2023-06-14 来源:非钒钛度客户端

  记者  岳蕾娅

  “我知道这是公司欠的钱,跟我个人没有关系,但我还是愿意想办法履行……”近日,西区法院一起长达4年之久的执行案件圆满化解。

  时间回到4年前,当事人张某一直为某铁矿公司长期供货,双方合作紧密、货资往来频繁。2019年,受经济环境和疫情影响,该铁矿公司订单急剧下降,资金链出现断裂,最终停止经营。因货款未能结清,张某将该铁矿公司起诉至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法院,最终法院判决该铁矿公司欠付张某货款及违约金20余万元。

  判决生效后,该铁矿公司一直未能履行义务,张某便向西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西区法院查明该铁矿公司已经停止生产经营,员工基本遣散,没有任何银行存款、资金、机器设备及厂房土地使用权等可供执行的财产。张某认可该情况,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四年后,该铁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东彭某主动找到法院,提出愿意自己筹钱了结此案。原来,虽然案件属于执行不能已被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彭某生活会因此受到限制。四年间,该铁矿公司受案件影响无法融资、贷款,彭某本人也一直被限制高消费,也无法乘坐飞机、高铁。

   今年经济环境不断回暖升温,彭某愈发想要了结案件并重新开办公司。“我知道这是公司欠的钱,跟我个人没有关系,但我还是愿意想办法履行。”彭某找到西区法院想要了结此案。

  四年时间,欠款罚息加上本金达30余万元,彭某实在无力全部偿还。于是,西区法院找到张某进行调解,面对往日合作伙伴的诚意,在西区法院的努力协调下,张某同意以15万元了结欠款。

  据了解,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企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组织。在强制执行程序中,当有限公司的债务不能有效清偿又无财产可供执行时,属于执行不能。不能直接要求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东、高管等所谓的“老板”为公司偿还债务,但存在相应的执行限制。


责任编辑:唐波 审核:梁芝羽

网站联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