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社会
警惕!别掉进网传食菌安全陷阱!

时间:2023-04-17 来源:非钒钛度客户端

  花好时节,与亲朋好友赏春。踏青时目光被野地里的野菌吸引。“有经验”的朋友总是忍不住采摘一些尝尝春味,但误食有毒野菌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攀枝花市市场监管局带您一起去了解野菌!让我们出发吧!

  毒蘑菇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每年因误食毒蘑菇中毒的案例屡见不鲜,网上也冒出了许多辨认毒蘑菇的谣言。

微信图片_20230414202855.png

  网传方法不可甄别毒蘑菇

 01

  银镯可辨毒蘑菇?


  网传菌类和银器一起煮,银器发黑则有毒,不变则无毒。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菌类毒素无法与银器等发生指示性化学反应,银器也不会起到吸收毒素的作用。

  02

  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朴素的无毒?


  色彩鲜艳的蘑菇往往具有毒性,颜色朴素的蘑菇不一定无毒,比如长得白白净净的鳞柄白毒鹅膏就属于剧毒蘑菇。

微信图片_20230414202941.png

  03

  表面生虫蚁的蘑菇无毒?


  有网友认为虫蚁能吃的蘑菇无毒,人也可以食用。其实不然,比如对人有毒的豹斑鹅膏,蛞蝓(鼻涕虫)食用该蘑菇不会中毒。

微信图片_20230414203016.png

  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微信图片_20230414203021.png

  误食毒蘑菇轻则引起头晕、呕吐、腹泻,严重的会损害心脏、肝肾、神经系统等,甚至致死。当发生此类食物中毒时,应立即催吐并及时就医,尽量携带误食的毒菌样本,便于医生分析病情与对症治疗。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毛哲先

网站联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