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三线建设微博物馆。
体验背水上山。
非钒钛度讯(魏诗钰 记者 周越 文/图)“背水负重2.5公里,让我感受到了攀枝花第一代建设者在三线建设初期,在新鲜蔬菜匮乏、缺少饮用水的艰苦环境下,开荒种地、背水上山,实现自给自足创业的艰辛。”4月20日,西区玉泉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干部职工和群众代表到三线建设教育培训中心开展以“追寻三线记忆,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孟凡鑫参加活动后感慨地说。
活动中,参与人员与全国劳动模范、背水经历者雷永进行面对面访谈,共话三线建设时期峥嵘岁月,倾听他如何上班当工人、下班当农民,用行动践行“活雷锋”的个人事迹。
在三线建设微博物馆中,大家通过观看一件件珍贵的旧物件、一幅幅历史老照片……从视觉到心灵感知那段波澜壮阔的建设历史,了解西区三线建设时期各个行业的历史沿革、大事。大家为英烈们的革命精神和无数群众无私奉献精神所敬仰,与革命先烈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看了这些记录历史的老照片,听了雷老讲述三线建设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对老一辈攀枝花人不畏险阻、努力奋斗的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街道工作人员付梦婷说。
参观结束后,大家一起做“创业饭”,学习当年三线建设者在工地旁、山坡上利用石块支起大锅烧火做饭,风餐露宿,席地而坐,匆忙就餐之后的艰苦奋斗精神。社工潘燕说:“经过今天的劳动,我体会到了三线建设者们建设攀枝花的艰苦,让我更加珍惜先辈们用汗水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此次活动通过回顾历史,体验艰辛,让我们深刻铭记为攀枝花三线建设作出贡献的革命先辈们,传承红色基因,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凝聚奋进力量。”玉泉街道党工委书记蔡玲琳说。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毛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