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钒钛度讯(周娟 记者 王南桢文/图)“管网没有架设之前,9公里长的沟渠,整个灌区要7天7夜才能轮放一次,管网架设后,从水库通过管道放水到末端最远村组,只需用时1小时。”日前,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新街村村委会副主任倪宗富指着村上5月刚架设完工的输水干道说,这一切得益于村上实施的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大龙潭乡裕民水库灌区管网工程,让每滴水发挥出了更大价值。
大龙潭乡新街村地处干旱地区,降雨量少。当地种植芒果3万余亩,蔬菜2000余亩,近年来产业扩大,“水制约”难题日益凸显,当地民众极其渴望有充足水资源灌溉田地。
每年春耕时节,村上便进入了用水高峰期,以往灌溉农田只能依靠沟渠放水,而水源要经东、西两个走向,因此只有前面2公里地区的田地能用到水,前端大水漫灌,末端无水可用,村民用水矛盾突出。
针对灌区多年“顽疾”,当地通过采取“上级争取+群众自筹+持股分红”的方式,积极谋划裕民水库灌区管网工程。2020年10月,一条140余米的坝埂引水项目开建,一期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据悉,大龙潭乡新街村裕民水库灌区管网工程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包含坝埂引水、新建西大沟段、东大沟段输水干道等内容。目前总工程量完成75%,已解决七嘎、半坡、新街、新文、沙坝5个小组1.5万余亩芒果及蔬莱灌溉,实现地区节水90%以上。
“管网架设,农田灌溉用水得到了保障,今年,我们对早春蔬菜种植面积进行了扩建,今年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4万余元。”七嘎组村民小组长纳学卫表示。
随着今年3月新街村二期工程西大沟段输水干道项目顺利告捷,把水“管起来”就成了当务之急。为规范管理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经全村组织“一事一议”协商,一份按计量收费的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正式通过,最终确定按照所架设使用管道水量实行收费,农业用水执行最低水价为0.8元/立方米,超出300立方按1.2元/立方米进行收取。
为更好地探索农业用水自治,新街村按照“谁受益 谁参与”的思路深入探索农业用水新方法,以每入股1000元增加使用低价水100 方,超出部分照最低价水价的50%进行溢价核算的方式,积极发动村民入股,按股分红,推出“村集体经济+用水户”的合作模式,待每年偿还完所有建设费用后,将所收取水费按照村集体提取30%,用水村民10%,入股村民60%的方式进行收益分配。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激活村级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20万元以上。
目前,大龙潭乡裕民水库灌区管网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中,待今年年底项目全部完工后,新街村将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用水方式,实现7个村民小组生产用水全覆盖,有效解决400户村民生产用水问题。
通过水权水价改革,新街村今上半年已实现蔬菜产值3500万元,预计下半年芒果产业收入将达6000万元,离实现亿元村目标更近一步。
裕民水库灌区管网工程项目。
责任编辑:唐波 审核:梁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