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仁和
芒果“喝水”难?这个乡不仅办法多,而且成效好

时间:2021-03-02 来源:非钒钛度客户端


  非钒钛度讯(滕德银 记者 王南桢文/图)浇水、压花、施肥……这段时间,仁和区太平乡的村民们都在忙着对芒果进行春管。3月1日,灰嘎村村民张忠富在从河沟里抽水浇芒果树。

  这些年,张忠富家靠种芒果走上了脱贫致富路,2020年被评为全区“脱贫致富标兵”。张忠富以前在煤矿打工,还跑过运输,既辛苦又没挣到多少钱,一家四口人住的是土墙房。后来在村干部的引导下开始回家专心发展芒果,2017年卖芒果收入21万元。欣喜之余,他下决心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用积蓄和借的部分钱建起了小洋楼。

  “我家有50亩芒果树,近三年收入共40多万元,修房子欠的账已还完了。相信有政府的帮助支持,我们把芒果产业发展好,生活会过得越来越好。”谈到未来,张忠富和妻子贺明兰充满信心。

  在太平乡,有张忠富一样经历的人有很多,以前靠在煤矿打工或自己买车搞运输,近年来开始回家发展芒果产业。太平乡曾是一个以煤矿为主的工业乡镇,采空区面积较大,近十年来,乡党委政府逐渐引导群众走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之路,目前全乡芒果种植面积达4.5万亩,芒果产业已经成为全乡的经济支柱产业。

  作为以煤矿为主的工业乡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地下水漏得快,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较为困难。为此,要走好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路,解决当地群众用水难问题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乡党委书记陈彬说:“只要有担当精神,就总会有办法的。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乡、村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共同努力,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有了明显好转。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想方设法解决芒果“喝水”难

  近年来,针对辖区停产和关闭的煤矿较多,乡党委政府引导村民依靠土地发展特色农业。短短几年,采空区幅员面积达146平方公里的4个村,就种植芒果2.5万亩,有四成芒果树是盛果树,加上采空区上居住了6700余人,人畜饮水有时都成问题。

  “2018年,下雨少,乡政府专门组织人拉水,拉了200多车才解决了饮用水问题,每车费用400元;2017年,干旱厉害,仅拉水就拉了800多车。”乡长陈清华说,按照现在的芒果用水需求量,全乡每年最低还差300万方水。

  为解决产业发展用水难问题,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节约用水。

  “以往芒果地用水,村民主要是经过水渠来浇灌,如今改用管道放水或滴灌,仅此一项就减少损耗三分之一左右,还能增加浇灌面积。根据海拔高度,因地制宜科学进行芒果品种改良。不同芒果,对水的需求量不同,成熟时间也不同,需要的海拔高度也不一样。”乡农业办主任郑周奎说,以后他们还将逐渐推广保水剂、树盘防渗漏膜。

  近三年来,全乡共整治6座小二型水库、6座山坪塘,打小水窖水池900余口、架设水管40余公里,已经推广滴灌面积1.36万亩;开源节流,减少跑冒滴漏,靠这个办法,全乡每年能节约水30余万方。

  “让大家都走在希望的原野上!”

  2020年,太平乡的4.5万亩芒果产值共5300万元,仅此一项,全乡人均收入6000元左右。近年来,共有36户贫困户在党委政府帮助下,通过发展芒果产业,已经彻底脱贫,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灰嘎村党员、村用水协会会长李天发这几天忙得很,他正在挖一口大鱼塘,准备打造一个农家乐。他说:“我55岁了,乡党委政府在解决水问题上,办法多,成效好,我准备带头发展好第三产业。”

  太平乡革新村党员、攀枝花市泓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正明,也是走转型发展之路的典型。2014年回乡种植芒果,学习养猪。如今他养了2000余头“巴马香猪”,合作社的30亩芒果已经成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果”“致富果”。他说:“经过政府的多项举措,用水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借助乡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马鹿山生态园’的契机,我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红岩村半海组的王启军家种有60亩芒果,如今他家打了大小水池、水窖17口。他感慨地说:“今年有1000方水了,比以前好多了。村党支部书记吴世军喊我搞林下种植和养殖,今年效果好。看嘛,种植的苜蓿草,保水不说,还是一种好饲料,林下养鹅还能增加肥料,一举几得。而且这种苜蓿草的花很好看,这几天来看的人还比较多,明年我准备再买100斤种子来种。让大家都走在希望的原野上!”

  陈彬表示,在采空区上发展芒果产业,逐渐解决好“喝水”难的问题,只要乡、村干部群众一条心,不等不靠齐努力,走好产业转型路,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能让群众对“走在希望的原野上”这个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信心和底气。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吴蔚

网站联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