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仁和
百香果里“种”出的脱贫示范户

时间:2020-04-17 来源:非钒钛度客户端


  除草、搭架、栽种果苗……这几天,仁和区中坝乡学房村大竹箐组的邓小兵和父亲在田里忙着春种。

  “今年我想把家里这6亩百香果园好好种一下,种规范点。不光种了黄金果、紫香,还试种了绿皮、兰花和红花等新品种,争取把它打造成精品采摘园。”4月15日下午,在地里忙碌的邓小兵说,前段时间,他们还忙着修建了一个2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为今年的生产作准备。

  邓小兵今年33岁,是中坝乡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近年来,通过政府的精准帮扶和自己的不懈努力,通过种植百香果,不仅于2018年成功脱贫,还成为中坝乡的勤劳脱贫示范户。

  提起脱贫的事,邓小兵打开了话匣子。“这些年,全靠政府的帮扶我家才发展起了百香果产业。”他说,过去,他家由于交通不便,母亲多重残疾、父亲体弱多病,家里产业单一,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户。全家经济来源仅靠父亲种地,一年所得不过几百元钱。

  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邓小兵到城里打工,先后在修车厂、餐馆、工厂干活。2014年,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党委政府的帮扶对象。当时,乡、村干部和对口帮扶部门的人不仅时常去看望关心他父母,送去米和油等物品,还买了鸡苗让他们养殖。看到他家仅靠种植粮食、蔬菜等传统农作物收入较低,帮扶干部很着急,送来花椒、芒果苗种植,但因父母管理得不好,脱贫效果并不明显。

  后来,邓小兵考虑到父母老了,光靠打工脱贫也很难,于是决定回家发展。为了找到一个见效快的项目,他把鸡卖了后采购树莓、蓝莓、无花果、姑娘果、百香果等新品种水果进行试种。

  帮扶单位对邓小兵想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的想法很支持,还多次请来农业专家对他栽种的品种进行田间观察、土壤分析和论证。最后,他们发现百香果三个月开花结果,半年就有第一笔收入,最终选择以百香果种植为新的发展项目。

  “2016年,虽然刚开始种的100棵百香果只卖了600元,但我发现这只是几棵树的产值。我感觉全挂果的话,百香果产量大,效益应该不错。于是我就开始上网查资料总结经验,当年还专程赶往广西学习。”邓小兵说,第二年他就种植了1000多棵百香果,经过精心管理,当年就卖了3万多元。除去成本,纯收入就有1万多元。这更坚定了他发展百香果的信心。

  2018年初,邓小兵申请到了3万元贫困户产业发展专项贷款,把家里的田地整理了,一下种植了12亩百香果。2018年7月,区、乡政府负责人到他家入户走访时,发现他家的12亩百香果管理得不太好,协调农技专家专门对他进行技术指导:“要多用农家肥、有机肥,注重技术管理细节,尽量往有机无公害农业发展。”经过精心管理,2018年,邓小兵家的百香果毛收入达10万元。

  见到邓小兵种的百香果赚了钱,周围乡邻也开始打听百香果种植技术,想购买苗木。邓小兵考虑到购买苗木价格贵,开始学习育苗技术。经过学习和摸索,现在他已能熟练育苗。育苗棚也从最初搭建的0.2亩扩建到现在的5亩,向周围村民免费提供苗木50000余株,并免费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还针对年轻的农户建立微信群实时解答种植技术和交流,然后统收购进行销售,免去中间商环节,将利润最大化。

  去年,考虑到家里劳动力少,邓小兵开始转移经营,精心育苗,打造6亩精品百香果示范园,通过示范带动其他农户种植,发展百香果产业。现在,在他带动下,周围有30多户村民共种植了50多亩百香果。

  如今,在中坝乡,邓小兵种植百香果小有名气,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他种的百香果通过政府的推广和朋友圈销售,现已供不应求。

  “这几年,通过发展百香果,我家年收入翻了几番。不仅成功脱贫,日子越过越好。上一季百香果卖到3月底,这季现在种下去,9—10月份就可成熟上市。”邓小兵说,像他这样的贫困家庭都发展起来了,2020年全面小康肯定没问题。

  攀枝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南桢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梁隽

网站联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