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钒钛度讯(记者 程礼攀 文/图)时至立夏,万物繁茂。5月6日一早,在米易县攀莲镇观音村五组,由袁隆平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及种植指导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项目米易示范片的示范田里,第三代杂交水稻开始大田移栽。
经过一番忙碌,绿油油的秧苗在田间铺展开来,远看,秧苗一片翠绿;近看,一株株秧苗生长壮实。“今年的‘三优2号’秧苗白根多,说明秧苗根系发达而且植株健壮,每株秧苗基本都有3到4个分蘖,是以后高产的好秧苗。”看着手里的秧苗,米易县农业农村局粮油与种业工作站站长何鑫高兴地说。此次育秧采用旱地育秧技术,具有周期短、出苗整齐、秧苗壮、根系发达、移栽后方便管理等优势。全部秧苗可满足大田面积60亩栽植,在大田移栽中,沿用“宽窄行”定距移栽技术以优化通风和光照条件。后期将精细化田间管理,科学管水管肥,强化病虫综合防治,力争产量再创新高。
图为农户移栽水稻。
据了解,今年是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项目落地米易的第四年,2022年测得平均亩产为1097.56公斤,已连续两年实现平均亩产超1000公斤。
近年来,米易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食生产增产增效,助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统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用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7.35%。完成麻晃引水工程、前进渠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新增和改善灌面10.1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达90%。培育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巩固拓展“粮经复合”“稻菜轮作”等高产高效耕作模式,建成“稻菜”轮作产业基地10万亩。深化与四川农科院、海南热科院等院校合作,建成现代农业大数据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喜温蔬菜南繁基地建设,开展品种繁育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等项目50余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2%。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毛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