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最新
国胜春茶“韵味”长

时间:2019-03-20 来源:非凡钛度


  每年三月,是盐边县北部地区万亩国胜春茶采收的旺季。百灵山下的国胜乡,作为国胜茶的核心主产区,更是到了茶农采茶、交茶,茶厂收茶、制茶的繁忙季。6个村、5座茶山的9700亩茶园,一片绿意盎然的茶色春光。
  今年的采茶季,在全县乡村振兴的蓬勃大势推动下,与往年有了不同。结合县委、县政府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融合式“阳光旅游+特色农业”模式的部署安排,国胜乡党委、政府主导全乡擦亮“国胜”品牌,从“卖一山茶”到“卖一乡村”,乡村经济从百灵山到国胜河畔蔓延开来,一山碧绿的茶,一河清澈的水,山上茶香叠翠,观光体验的游人如织;河畔炊烟袅袅,赏花品鱼,供需两旺……

以“茶”谋局:

“好山好水好茶乡”里的品牌战略

  距离春分还有5天,清晨山间的气温已经没有了春寒。3月17日一大早,国胜乡上田坝村石兑窝组村民刘兴君一家4口开始上山采茶。“今年鲜叶的收购价比去年高了好几十,感觉种茶越来越有想头了。”往腰前斜挎的背篓里放进一把新采的茶芽,46岁的刘兴君黝黑的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

  刘兴君的喜悦也是国胜乡近2000户茶农共同的喜悦。为守好国胜茶品牌、保护茶农利益、避免恶性竞争、稳定茶叶产量,今年春茶开采前,国胜乡党委政府牵头组织茶叶协会、茶企、种茶村的村组干部联席会商,制定了今年鲜叶的最低收购价,分别是银尖100元/斤、毛峰25元/斤。其中,银尖比去年高出30元/斤。记者了解到,为了快速收叶制茶,很多茶厂的实际收购价还要高一些。
  鲜叶收购价的提升,是国胜乡提升特色农产品价值走出的扎实一步。今年年初,盐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中明确:加快“盐”字牌的公用品牌打造,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
  在“国胜茶”特色品牌打造上,盐边县政府正在加快与上海一家品牌营销公司的合作,完善“国胜”品牌的认证登记保护、产品防伪标识使用。
  “省上的茶叶专家多次到国胜乡、百灵山实地考察调研,对国胜茶赞不绝口。其中一位专家断言,国胜毛峰具备国内高海拔地区顶尖级的品质。”国胜乡乡长苏朝军告诉记者,国胜茶“先天优势”明显,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多位专家、学者认为,此茶生长的自然环境独特、优越,百灵山的原生态条件赋予其天然有机的禀赋,目前国胜茶销路很好,但90%在攀枝花市内销售,种植规模还有5万亩的拓展空间,生产的集约化程度还能进一步提升。国胜茶品牌要走向全国,名号才能更响。
  为加快“国胜茶”谋篇布局,国胜乡今年提出了“好山好水好茶乡”的理念,在加强行业、市场监管的同时,培育龙头企业,树立行业标准。
  位于热水塘村的百灵山农业公司,成为乡上扶持的“龙头”之一,这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业务为一体的大型茶企,去年投入60万元上了一条新生产线,今年,又启动了建桥扩厂的新项目。乡上管农口的干部随时都来问需解困,“在乡上的支持下,我们经常性地在公司、基地搞培训、下订单,越来越多的茶农愿意将鲜叶卖给正规企业,压缩了小作坊生存空间。”负责人代启福向记者表示。

  记者从国胜乡获悉,截至3月上旬,银尖鲜叶的采收已突破10万斤。3月中旬开始,更大规模的毛峰鲜叶采摘已经全面铺开。与鲜叶采摘同步进行的,还有乡上主导的一个名为“笮茶八味”的项目,拟推出八种不同口味的国胜茶,进一步打响品牌。

向“茶”借“光”:

国胜河畔农文旅的乡愁味道

  国胜之美,美在物华天宝。茶借乡之名,乡以茶为魂,“国胜茶”的品牌效应激活了全乡村庄的活力。
  围绕市委“一核引领、一带支撑、三谷带动”的康养产业布局,紧跟县委、县政府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绿色崛起样板县进程,国胜乡党委、政府今年加快了“建设国胜特色农文旅融合平台,推动生态阳光康养发展”的步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去年“盘活一湾水,栽好三棵树,种好设施菜,管好国胜茶,护好百灵花,发展圈养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今年国胜乡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基本要求,又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方案:“山上有茶、河里有鱼、岸边有花、树上有果、地里有菜、家里有客”,确立了以百灵山、国胜河大生态圈为基础,以特色农产品采摘、观光线路为纽带,以国胜茶品牌等资源整合为抓手的发展路径。
  当前,全乡突出生态优势,结合小河流域治理,做好国胜河沿线绿化、渔家乐立面打造和茶园景观带打造等项目,加大对茶马古道、民俗风情、百灵花海等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的深度整合挖掘,打造“百灵山一日精品游”“万亩茶园采摘体验”“毕苴芦樱花谷”景观带等旅游项目,进一步形成赏国胜美景、品国胜好茶、享国胜美味、居国胜农家的农文旅产业链,从美丽田园、特色文化、产业转型更新上破题,积极融入“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建设。
  守住文化根脉,把握乡愁底蕴,在国胜河两岸的上田坝、大毕、热水塘、扎古、大石房、新毕等村,几年前栽种的冬樱花树和本地的芒果树、李树、桃树、桑树融为一体,400亩沃柑、恐龙李等多个新开发的特色农产品也在蓬勃快速发展,与两岸的20余家渔家乐、农家乐以及村庄里古老的百年民居构成了一条生动的绿色阳光旅游长廊。今年乡上还要继续引种栽植樱花树,加快启动“毕苴芦樱花谷”项目,另一个从广西引进的6000株红山茶种植项目,已全面落地并初具规模,进一步推动了“茶园变花园、村庄变景区”。
  “今年从春节开始,云、川、渝牌照的外地车到乡上来了不少,现在又到了采茶期,每到周末,来的客人更多了。”国胜河边一家渔家乐的主人卢卫贵告诉记者,感觉今年家家户户都在接待客人,这样的热闹一直要持续到夏秋以后。

  记者 梁波


责任编辑:姚雪梅

网站联盟

关闭